20160229

哲學 • 科學 • 常識

有 'the Science Guy' 之稱、在美國可算家傳戶曉的科學教育家 Bill Nye 最近在 Big Think 錄了一段短片,回應一位主修哲學的年青人詢問他對哲學的看法;這位年青人有此一問,是由於有些著名的科學家認為哲學無用、不值得花時間研讀,例如 Stephen Hawking 便公開宣布過「哲學已死」,因為「哲學追不上現代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物理學」。Nye 的回應很簡短,但已充分顯示出他對哲學的無知和偏見:



可以批評的地方很多,例如 Nye 對「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的誤解,已足夠材料給我寫一篇文章;然而,我特別有興趣談的,只有一點,就是 Nye 在開始時說的「哲學不會經常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不會經常違反常識」("It doesn't always give an answer that's surprising. It doesn't always lead you someplace that is inconsistent with common sense.")。實情是,哲學經常違反常識,例子不勝枚舉:Parmenides 認為一切變化 (change) 皆不可能、 Sextus Empiricus 的極端懷疑論 (radical skepticism)、George Berkeley 的主觀觀念論 (subjective idealism)、John McTaggart 論證時間之為虛幻、David Lewis 的模態實在論 (modal realism)、Peter van Inwagen 的組件虛無論 (mereological nihilism) ...  對於哲學經常違反常識,古羅馬大哲西塞羅 (Cicero) 曾經這樣概括:「無論是多麼荒謬的看法,都總會有哲學家提出。」(註)

Nye 說「哲學不會經常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不會經常違反常識」時,是在批評哲學,或至少是想指出哲學的一些限制。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因為他們認為「合乎常識」是好事 --- 說別人「沒有常識」或「違反常識」,是在批評他們,而不是讚賞。那麼,說哲學「不會經常違反常識」,為何會是批評哲學呢?

這裏說的「常識」,是英文 'common sense' 的翻譯,指一般人都有的對世界最基本的認識,例如人要喝水才能生存、食物久放始終會變壞、水向低流、阿媽係女人; 'common sense' 也可以指受過基本教育的人應有的知識,例如我們生活在一個星球上、海水是鹹的、吸煙對身體有害、日本的主要語言不是英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可否認須要依靠常識,但這並不表示常識一定是對的;常識是到目前為止廣為人接受的看法,甚至被認為是明顯不過的真理,然而,對於任何常識,只要我們有理由有根據,便可以質疑。思考和研究,不能止於「那是常識」四字,否則很容易流於守舊,難以對世界有新的發現。Nye 批評哲學「不會經常違反常識」,也許是因為他相信我們不能經由哲學研究而得到對世界的新的認識吧!

科學的確經常挑戰常識,但不是為挑戰而挑戰,而是有「不為常識所限」的探究精神;當提出的科學理論得到重複的實驗和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時,即使理論有違反常識之處,我們也得接受這個理論,而放棄有關常識。事實上,違反常識的科學理論多的是,例如相對論裏的時間膨脹 (time dilation) 和長度收縮 (length contraction),就與常識不符;量子力學違反常識之處,更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有一本量子力學的導論,書名乾脆就是 'The Strange World of Quantum Mechanics' )。

哲學也經常挑戰常識,也是有理有據的挑戰,講究分析和論證,不是隨便語不驚人死不休,便成其為哲學。不過,跟科學理論不同,哲學理論難以驗證(至少不能用科學實驗的方法驗證),而且任何哲學問題都有多個理論或立場,大多是互不相容的,不似得科學那樣通常有大多數科學家接受的主流理論。這是哲學問題本身的性質如此,雖然哲學家沒有統一的看法,但不同的哲學理論,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這個世界某些方面的了解,或至少令我們意識到自己了解不足之處;Nye 似乎是以科學的標準來要求哲學,才會對哲學有上述的偏見。



(註)當然也有哲學家維護常識的,例如英國哲學家 G. E. Moore 有一篇著名的論文,題目就是 'A Defense of Common Sense'。

10 則留言:

  1. 科學多必須要有實驗或數據來驗證或支持否則只能夠說是「猜想」;但哲學即使無或難以用實驗或數據來驗證或支持但似乎也仍可稱為哲學。
    不知是否因此在這兩個領域之內人類研究所得到的各自所含有的內容,其「真」「偽」比率在科學領域可能比在哲學領域高且前者較後者更易於分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哲學雖然沒有「實驗或數據來驗證或支持」,但也不只是「猜想」,因為哲學還講究邏輯和論證。

      科學裏的真偽的確是比哲學裏的真偽較容易辨別。

      刪除
  2. 文章內提到的「我思故我在」可能對身份認同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人有時主觀上的「我思」與客觀現實中的「我在」可能會不相同,例如「變性人」可能就是因為心理主觀上「我思」的性別,與客觀現實中「我在」的性別不相同,受「我思故我在」的影響,他/她們要麼改變主觀心理上「我思」的虛擬性別,要麼改變客觀現實中「我在」的生理性別。
    而奇怪的是似乎主觀心理上虛擬的「我思」性別比客觀現實中「我在」的生理性別更難改變,他/她們往往寧願選擇做手術去改變客觀現實中「我在」的生理性別來滿足「我思故我在」,而似乎很難或改變不到「我思」精神上的虛擬性別。
    不知道箇中的原因是哲學還是醫學問題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思故我在」本來和身份認同沒有關係,而是對虛無主義的反駁。

      當然大家要穿鑿附會到甚麼地步,沒有人能阻止。

      刪除
  3. 可以說這是"穿鑿附會",但也可以說這是"想像的延伸";想像,沒有界限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說沒有人能阻止,即使與原意不符。

      刪除
    2. 匿名3/03/2016 1:39 上午,
      「認識論」與「身份認同」有沒有關係?

      刪除
    3. 可以以「和認識論有關」作為一種身份認同,也可以以「和認識論無關」作為一種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因數各色其色,因主題及對象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性別認同在於生理和心理因數,民族認同在於歷史文化和政治因數。

      「認識論」中也可以有「身份認同」。例如,我是經驗主義者。

      然而,猴子羚羊也有牠們的身份認同,但牠們不知道自己何以有如此認識。

      「身份認同」問題不需要用「認識論」來解答,用「認識論」角度論「身份認同」也不能說出認同感何來。

      ----------------- 分隔線 -----------------

      以沒有關係為關係,關係就係冇關係。

      刪除
  4. 想像沒有界限,但推理要符合邏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像沒有界限,但推理要符合邏輯」 你要表達的是 "想像vs推理"或是"「我思故我在」可能對身份認同會有很大的影響力那段留言不合邏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