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4

慢的境界


太極拳由慢練起,但初時的慢是勉強的,只是故意將簡單的動作拖慢,卻沒有能力做到慢中應有的變化;如此勉強地慢練,是苦差,拳姿因而拖沓呆滯。然而,不經過「勉強的慢」,便不能做到「自然的慢」,前者是方法,後者是追求的境界。

《太極拳經》說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和「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如果練到了,就是「自然的慢」;例如手臂一提起,看似一個動作,其實指、腕、肘、肩都做了表面不容易看到的動作,有如微波暗湧中的一浪接一浪,分而不斷,有這麼多的動作,自然就可以運用這麼多的時間。反觀初練時「勉強的慢」,那動作就只是一條手臂提起,甚麼變化也沒有。不過,只要肯用心慢練,細心體會,始終能夠將手臂「拆散」,分開了指、腕、肘、肩之後,貫串便有著落;做到節節貫串時,由於其中有微妙的變化,動作雖慢,卻能輕靈。達到了「自然的慢」的境界後,便能快慢自如了(陳式太極可快可慢,其實各家太極亦可以這樣)。

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哲學。維根斯坦這樣說:「在哲學,勝出的是跑得最慢的那位。」還說:「哲學家見面時應該這樣互相打招呼:慢慢來呀!」(見 Culture and Value, pp.34 & 80)讀哲學,起初要用「勉強的慢」的方法,強迫自己慢讀細想,來回往復地思考重點和論證,盡力分析,不斷告訴自己問題沒有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起初即使慢下來,也只能看到粗枝大葉,但只要肯虛心用心,用功一段日子之後,便能多看到一些精微細緻之處,除了見樹葉、見葉脈,也能見樹、見樹林,逐漸達到「自然的慢」的境界。

最近領悟到,這「勉強的慢」和「自然的慢」,原來也適用於待人接物。有些說話和行為,只要你勉強自己慢下來,多想幾次才決定,也許便不會說不會做了,並因此而避過不少麻煩。以我的性情而言,最初的慢,肯定是勉強的,但運用了這個「勉強的慢」的方法後,對於須要決定怎樣反應的事情,我逐漸能夠考慮得全面一些;多了考慮,便自然地慢下來了。也許不少人一早已明白這個道理,自然而然地三思而後行;余生也魯,到了這把年紀才有此領悟,但總好過執迷不悟。

2 則留言:

  1. 詠春拳也是快有快練,慢有慢練。

    回覆刪除
  2. 西人只是 “think twice” 就似乎已足夠了,而唐人則要「三思」而後行 :)

    回覆刪除